網購便捷取貨難 農村快遞“最后一公里”如何走?
隨著電腦、網絡在農村日益普及,不少農村居民也開始熱衷網上購物。但讓大家困惑的是,精心挑選了網購商品,可所購物品卻遲遲到不了家門口。面對購物者的抱怨,快遞員也是理由多多。為什么農村物流快遞快不起來?究竟卡在了什么地方?
西莊鎮位于韓城市區正北10公里,61.5平方公里的轄區內分布著24個村委會。這里地處山區,人口居住分散,村民收個快遞要走十公里到西莊鎮。村民董文學的兩個孩子在外打工,經常網購一些物品快遞給他。為了取快遞,董文學每次騎三輪車到鎮上取貨,需要花費不少時間。
韓城市西莊鎮上莊村村民董文學:“取貨來回開三輪車得一個半小時。”
開三輪車需要一個半小時,如果走路的話花費的時間更多。對此,村民們多有抱怨。
韓城市西莊鎮上莊村村民董菲:“中通、申通、韻達、百世匯通都不送,他們送到咱們的西莊鎮,咱們要取的話特別遠,來回的話要一個小時才能回來,就是特別不方便。”
韓城市西莊鎮上莊村村民張德倉:“尤其是在冬天,一個是天氣冷,再一個就是山路一封就是好多天,路不能走,就取不成了。”
那么,村鎮的快遞為什么不能直接送到村民家門口?在韓城市西莊鎮,記者對快遞點進行了調查走訪。
記者:“咱買了快遞給村子送貨不?”
韻達快遞員:“不送。”
百世快遞員:“送不到。”
中通快遞員:“咱們那塊沒有點,在鎮上只有這一個點。”
圓通快遞員:“一般不送,因為沒人送。”
記者注意到,一個鎮上就有五家快遞點。這么多的快遞點,卻不能把貨物直接送到村民手里,還要村民自己來取。對此,快遞員這樣解釋。
百世快遞工作人員:“像咱這個鎮,面積大得很,送不到,不像城里就這一棟樓,給你送到屋里去了,這邊都是散得很,不好送,只能自己取。”
中通快遞工作人員:“沒辦法配送,你配送,一天一個人就送十幾件貨二十件貨,沒辦法,就不賺錢嘛,還要攤油錢人工。”
記者了解到,一個快遞單件從西安到韓城,成本只要10多塊錢,但從韓城市到鄉村,單件成本可能要幾十元。目前,不少鄉鎮的快遞點都是快遞公司委托的代辦點。所以考慮到人力和運輸的成本,這些快遞點很少把快遞送到村上。但采訪中,記者發現,也有的快遞公司是可以把快遞送到村上的。比如中國郵政,除了大件不方便送到村上,一般小件都能做到直接送達。
韓城市西莊郵政支局工作人員:“有些東西,像這種大件的話,投遞員不好帶過去的話自己取,一般小東西的話投遞員帶過去。”
看來,各家物流企業各有各的送貨渠道,但要及時方便送到村上還有困難。那么,有沒有一種辦法,把這些物流公司的資源進行整合共享,徹底解決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呢?在旬邑縣清塬鎮記者發現,鎮上的快遞之家代理了四家快遞公司的快遞業務,但也不是直接送到村上,而是委托他人捎帶。
記者:“咱這的快遞能不能到村上?”
旬邑縣清塬鎮快遞之家工作人員:“光郵政能到村上,這基本上都到街道。”
旬邑縣清塬鎮快遞代理點胡東鋒:“代理四家快遞業務,百世、韻達、中通、申通。”
記者:“比較遠的村咋辦?”
胡東鋒:“比較遠的村就是人過來了,盡量人過來了給他往過捎,比如我這個黑溝煤礦這個,就遠一點,上班不方便,快遞來了以后,有人上班就統一捎過去,捎到礦上那個門崗上,然后下班取。”
在旬邑縣土橋鎮,記者注意到,通過郵政分發渠道,轄區五十四個行政村,六十一個自然村的村民,都能在家門口收到快遞物品。
中國郵政旬邑縣分公司土橋郵政支局支局長趙軍:“我把這個村子分別由三個投遞員來投遞,就等于說是有三條線路,我這三條線路每個線路上都有四到六個客貨點,61個自然村全部能覆蓋到。”
旬邑縣土橋郵政支局郵遞員:“送報刊的途中,也會送快遞,快遞的話我會提前投遞預約,然后會把這個快遞親自送到用戶的手中,全程跑下來就是58公里。”
中國郵政旬邑縣分公司土橋郵政支局支局長趙軍:“咱郵政這塊扶貧服務并不是以收入為目的的,其他的公司會算咱的收入呀,算咱的成本呀,但是像郵政這一塊秉承的就是普遍服務,所以不能算他的成本,只能說是為每位大眾服務到底。”
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為了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,也有一些物流企業開始嘗試進行無人機送貨,雖然又快又準確,但也只是在部分地方進行的試點,如何成為農村普遍業務并實現盈利恐怕還有待實踐的檢驗。
京東無人機(西北)研發中心負責人崔征:“我們希望能夠把韓城打造成一個區域中心,能夠把韓城通過航空物流,把韓城打造成一個類似于物流集散中心這樣的一個城市貨運樞紐。”
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2016年2月29日,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出臺《關于加強物流短板建設促進有效投資和居民消費的若干意見》。將通過加強物流短板建設,健全重要節點物流基礎設施,改善城鄉末端配送設施條件,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,大幅提升農村物流水平。今年3月1日起,修訂后的《郵政普遍服務》標準開始正式實施,新標準實施后,中國郵政將改變原來普通包裹只投遞包裹單、由用戶到郵局自行領取的方式,統一提供送貨上門服務。按照規定,城市地區所有包裹、農村地區5公斤以下包裹全部按址投遞到戶或村郵站,農村地區5公斤以上包裹可到最近的鄉鎮郵局領取。這些標準和政策的出臺,有望成為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突破口。
現代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離不開方便快捷的物流。農村物流作為聯系城市和農村、連接生產和消費的紐帶,不僅關系到農民的“買難”,還關系到農產品的“賣難”。如何走好鄉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?除了政府積極引導快遞企業進軍農村,物流企業也要轉變思想,不能只算眼前的經濟賬,也要以服務贏得農村市場。這樣,進軍農村的電商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。